浅尝辄止

Just be myself within the longest possible time.

【露中/援华/史向文/长评+推荐】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

向日葵与太阳与风:

再推一推,求你了,看看呗?


Chrno:



想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决定趁着自己有心的时候,将这篇东西写出来。




 




其实这是不可以的,至少对我而言,是不能去做的。




 




曾几何时,我也同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年轻,但凡看到一个自己喜爱的作者,就跑去热情搭讪,借着那时候还有点固定的读者,妄图将我自己认为好的同人文与作者推荐出来,然后大家开开心心,互相聊天,一起产粮,一起吃饱。我以为自己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是过得了“圈规”这一关的。结果后来,万万没想到还是被人在身后扣了“拉拢新写手,稳固自己圈内地位”的帽子。所以,很久了,认识我的人也应该知道有多久了。总之自那以后,我是再也没推荐过任何文的。因为心冷了。况且再回来的现在,也没想过这里会变成这个样子。可这已经不重要了。而之所以在写推荐之前,要先将这一段写在这里,大概是有了心病。心病无法医治,故而畏手畏脚,故而要在此先写个声明,意图撇清关系。因为即便如今的露中依旧让我很快乐,却也仅限于抱着我两位基友时的快乐了。




 




然而唯独这篇文,因为被滚滚点蓝手到了我的首页,故而我看了。我看了,也喜欢了。虽然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在背后再来说我什么,可这篇推荐,我还是铁了心决定写了——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篇好文。




 




这篇文的名字叫《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连接疯狂点我。作者为标题给的解释,是“多少年,多少个冬天”,意译“好久不见”。




关于这个标题,其实内涵是颇深的。它是俄罗斯的一句Фразеологизм。如果各位翻阅俄中字典,对于这个单词,给出的对应直译是成语。这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四字成语。广泛而言,它是一门由中文意义上的成语、歇后语、以及各类短词和常用语所组成的一门语言学的学科分类。在俄罗斯高校,这一门课是被单独教授的。而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便是其中必记的一句。




我不知道作者是从哪里知道了这句句子。或许作者本身就是俄语系学生,或者作者是对俄语有兴趣的上班族,或许……但这也不重要。只是,我在此想说的是,这句话对于本文的意义,比作者想的可能更复杂一些。我想关于这一点,可能作者自己,也没有尽数理解这个标题的内涵。所以我想首先将它写尽:







  1. 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的本意“多少年,多少个冬天”是完全正确的,不过事实上,存在一个更贴是直译——许多年,许多个冬天。(在中文语境里,其实“多少”与“许多”都可以表示数量级大,比如例句“多少年过去了!你终于回来了!”。这里的多少,其一表示“许多”,即数量庞大,其二在语义上表示数量之多,即达到某种大且高的程度。不过前者有让人单纯认为是问题提示词而会错意的可能,所以翻译成许多年更直观。作为副词,Сколько在这里是一个表极限上限的词,而它达到表示极上限的概念的手段,则是通过Сколько本意的数量所达成的。换句话说,在语感上,同中文类似,即“许多年过去了!你终于回来了!”之中,“许多”是数量词“许多年”,同时通过实际数量的许多,表达了程度和感情上的感慨,故而存在某个到达了顶点的语义和感觉。(以上为语义范畴的词解)同时,在此特别感谢 @俄文阿菈 根据俄中字典,为大家详细罗列了Сколько的三种解释。以下为重新编辑的字典学范畴的词解。(注:Сколько的用法,在此属于第二种)










  • 固[疑问代词及副词]多少,几何,若干.

    Сколько тебе лет?你多大年龄?

    В скольких томах это сочинение?这部著作有多少卷?

    По скольку рублей в месяц получаешь?你每月挣多少卢布?




  • 固[限定代词及副词](常用于感叹句)多少,何其多,多么;〈旧〉非常;[用作名词]сколькие,-их很多人.

    Сколько горьких слёз украдкой я в ту ночь пролил!那一夜我偷偷流了多少伤心泪啊!

    Сколько я благодарен вам.我非常感激您.

    А скольких уж нет среди нас.我们中间已有多少人去世了啊.




  • 固[副]到什么程度,到何种程度,多少.

    Он старался придать себе сколько возможно более степенную физиономию.他努力装出一副尽可能郑重的面孔.











综上所述











  1. 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的意译“好久不见。”,АКАДЕМИК给出的解释是сколько времени (не видались)。即,有些日子没有见面了。我想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没有见面吗?就连我们中国人说话,“好久不见”也是常用句啊?你要说的“深刻的内涵”到底在哪里呢?答案是——其中的不同在于说话对象的不同。




  2. 这句Фразеологизм,在俄语中,通常只能由第一人称单/复数作为主语者说出。也就是说,这句话,必须由伊万·布拉金斯基对王耀,或者由王耀对伊万·布拉金斯基亲口说出,才可以成立语境。但是,作者没有给他们两人这样的机会,而这句话,旁人(第二、三人称)是无法使用,并且为当事人说出的。即便中文可以说“王耀与伊万好久不见了!”,可是在俄语里,用这一个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是行不通的。




  3. не видались,即未见,过去完成时。











很难过的是,我耿耿于怀于作者没有给这分离的两人一个机会。所以作者苦心取的一个标题,在我心里因为语义学而成了一个痛创。因为这句俄语,旁人哪怕眼见,也无法使用其为露中讲述。








呃,对不起各位,我剧透了。




 




摘自作者亲笔概要:此文史向非国设。苏联专家援华背景,苏联工程师伊万X俄语翻译王耀。换句话说,此文的设定和题材,在APH的露中文中,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个被写烂了的、不会再有什么新意的题材。加上文化大革命和苏联撤援,理论上除了“历史本身的沉重与露中这一对CP本身的情怀,应该已经挖不出什么新鲜感了。”可就最后的成品而言,我认为这位作者是成功了。我不是别林斯基,说不出什么像样的话来,也写不出什么好话来,我在此只能书写我自己喜欢此文的原因——是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言。




 




小说的要素中




其一:故事。因为是针对露中党,所以这篇文本身,已如文中王耀与伊万第一次做爱之后所言的那样,是“占尽了便宜”的。也就是说,比起架空,史向文是被读者寄予了某种情怀和希望,是带着光环横空出世的。而我每次看同人文的第一件事,就是剥落这层滤镜。所以这一格台阶往往被我忽略不计,在此亦然。




其二:文章结构。此文的文章结构非常简单。经典的传统结构,也就是说故事本身由人物与行为推动。而且平铺直叙,没有先后的跳跃关系。我甚至可以说,在讲述与描述上(请您暂且记住这一对词汇,这对于本文非常重要),连分镜(我不知道国内文学系是使用哪一个专业词,很抱歉,我直译了俄语)也是光秃秃的,几乎没有。而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同人文(我没有细数,反正作者说她写了10W字,哈哈),不知是作者有心还是无意,总之,她是成功通过历史,插入了两个声音——王耀的父辈与王耀的碰撞,伊万与求自由的下一辈人的不同,以及最显而易见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这种文字结构在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也曾出现,作为一个可以碰撞出矛盾火花的激点,毫不意外的,构成了文中历史线的主基调。




第三:语式。好的,我们终于说到了我认为这篇文最成功的地方。即,为什么这篇文章看似不经雕琢的语言可以吸引到我(也希望能吸引到您)的原因。







  • 我希望您在此能回想起之前的那两个词汇——讲述与描述。这两者是叙事文学的基础。讲述的范本,大家可以去看这个作者最新的文《孔雀夫人》。(虽然这篇文,将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半个世纪,啊……扶额,可是既然提前的人是伊万·布拉金斯基,我可以忍)。我看到有孩子评论说,《孔雀夫人》是百度百科式的文字,但是吃得津津有味让人喜欢。其实,这种所谓的百度百科式,指的就是讲述。




  • 讲述是过去式的,通常情况下由第三方发起的叙述。文中最后港仔对王耀一生的讲述便是范例。在这样的文式中,作者可以借由第三人,短暂、精炼地对主人公做总结性的描述,最后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拼图——通常而言,我们在叙述故事时,用作画来比喻,便是描绘。一笔一划,一点点上色,最后形成一个活灵活现且生动的人物。可是讲述的话,便是作者以拼图的形式,将主人公被时间和事件已然雕塑成型的模样再次搭拼出来。也就是说,前者是从无到有,而后者是对“有”的再构建。这样的感觉对读者而言是没有准备时间的,也就是说,是洪流式涌入读者肺腑的。如若各位不信,或者在阅读中从未注意过“讲述与描写”之间的区别,那大可现在就去阅读一下本文(卖安利)。以及,如果是我的老读者,《蓝色的故事》中,小说家伊万最后在课堂上的讲述;或者《未完成的肖像》的结局里,女人对王耀最后弥留之际的讲述;甚至是《流年》中,伊丽莎白对伊万简述王耀夹在书里的那张纸,其实本质起的都是同样的效果。讲述可以快速地使作者将自己代入讲述人的视角,准确、直观、而且客观中立地提出自己对主人公思想或者行为的观点。(在此用同人文做范例分析,一是简单易懂,大家都读过。二是我不想就此提出很多文学书,以免遭人背后声讨,我说了,我受过伤了)。或许大家觉得这一点在写作中运用并不困难,然而,实际上如何做到客观,还是需要技巧的。这里不想多说下去,我不是上课,只是告诉大家,本文作者在讲述上的把握很是优秀。而至于描述,这是小说的基本。任何同人文里都有,就不说了,也说不完。




  • 节奏感(以及词汇)。此文一点不拖泥带水,节奏恰到好处,该发生的,何时发生,如何发生,包括分段。分段也有很多方式,有些写手分节但不分段,比如,还是大家喜欢的白桦。她写作的模式,你们乍一看就可以看到,人物对话与描述不分段,分镜插入时也不分段。这种是传统意义上比较古典的写作模式,因而对词汇的节奏就有更高的要求,掌握不好,读者就会陷入一种撞迷墙的感觉,好处是敦厚,适合作者自己大段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一些是一行一段,比如千代的《北城往事》以及橙子的《雷阿诺》。一句一行,快速阅读时代的产物。优点是条理清晰节奏感强。《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属于后者,但又有所不同。《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的节奏与其说是清晰,不如说是在下台阶。也就是说,这个节奏是不可停的,带有一个惯性倾向的,同时又简洁的——说到简洁,其实这一点应该放在词汇或者语法中单独说,但是姑且放在这里,因为时至今日,网络写作,或多或少,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外来语和外来语法融合的苗头。或者说不是苗头,在当今,基本所有的同人文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外来语言(特别是语法与词序)的“污染”(或者说影响)。主谓宾的使用,词汇的选择等等。大家喜闻乐道的日式动漫句式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故而,或多或少,我们在书面语中会出现大量的口头语。或者有人会说:“小说里的对话就是口头语啊!”然而,这其中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小说中的口语是经过文学艺术处理的,而如若作者直接套用口头语,便会使得对话与描述本身有奇怪的分离感。可是这位作者在两者做了很好的折中处理,使得这一情况有所中和。同时作者使用了许多明显带有时间指向的词汇,故而读者在接触到这些词汇,如:援华专家——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时代感(别笑,我认真的,如何营造适合时代词汇的时代背景,同时又用时代语言创造背景,这也是一种能力)。加上王耀与伊万对话中的口语词汇选择,使得人物与布景融合得非常完美。











乱七八糟的讲到这里。然后是我个人对露中感情的感受。




 




熟人都知道,我是露厨,可文中我最喜欢的,却是王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基本就是简而言之,言而简之地表达了——是的,我心疼王耀。作者笔下,王耀的性格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了符合自我审美与道德的修改之后的产物,可是不同于现在的大多数作品,此文中王耀的性格符合一个国人的特征,换句话说——他像一个中国人,并且他的逻辑,他的思考方式,他的选择,他的爱与恨,妥协与执念,在思想上都贯彻了这一点。而这一点,很可惜,现在绝大多数的露中文都是做不到的。其实这也没关系,你可以说我写架空,性格设定随意,或者说我就是爱这样那样的耀耀,这些都是个人爱好,只要符合行为与性格、思维逻辑符合,理论上而言即可塑造一个新形象。但作为史向文,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那个氛围下,人物性格准确(或者放低要求,至少要清晰),对现在的露中写手而言就已经是难得。文中,王耀对伊万援华行为的好感,对伊万的“万古长青的朋友”式的关心和亲近,同时作为一个大学生(貌似刚毕业?),他对伊万的学术和技术又有向往,像看一个偶像。这些都是精准的时代特征所赋予王耀的性格,也就是说,这个设定是贴切的、自然的。而他的内疚,也是那么中国式的——伊万的钢笔和手表,尽是些小东西,却因为挂了一个情字,就成了一生一世的亏欠。任何人都明白,他不欠伊万什么。而他之所以不亏欠,是因为他至死都在爱着——爱一个人,一个男人,并且在那个时代敢于承认。相比之下,伊万对娜塔莎却是不敢说的。但也情有可原,至少作为读者,我原谅他。因为这已是他第二次的爱恋。我一直认为初恋是一种本能,而初恋之后,带着血淋淋的伤痛,重新再决定去深爱另一个人,则是勇敢。同理,接纳对方心里曾经爱过别人的事实,同时也放手去爱去相信,也是一种勇敢。滚滚一直说,这文里的王耀比伊万苦多了。是,我承认,我不反驳,只是伊万的苦,在于痛上加痛,也就是说,这个伤口已经无法愈合了。事实也证明如此,伊万的确没有再爱过人。至于王耀,他经受的是身边人,乃至时代与命运的否定。所有人都在否定他,而他还依旧再等——在此,我想大胆问作者一句,文中的王耀是否有如伊万否定他的爱情一样,在最痛苦的时候,也在内心否定过伊万给予他的爱情。如若没有,如若寻死是被社会所逼,且没有一丝一毫对爱恋的怀疑,那至少我还欣慰王耀千疮百孔的身体与心灵之中,还存有一个唯一且永远的可能性。




 




以及,全文中最令我心痛的地方,或者说最令我心痛的句子,便是那一句王耀被他人如此对待时的心中所想。




 




【他想:伊万从没对他做过这种事,他不知道还能做这种事。】




 




我多次对基友说这篇文的语言处理极其优秀,到底优秀在哪里,我也希望大家能看一看。











  • 伊万从没对他做过这种事——这是事实。




  • 他不知道还能做这种事——这是事实之后,衍生而出的王耀的心理。




  • 两次重复“这种事”——简单的用词反复,实则却在语感上,将“王耀被做这种事”的时间长度在感官上拖长了一倍。而且“这种事”包含的意义,在意义层面上,也被用代词替代,故而有了多余的遐想空间,也因此得以让读者感觉到当时王耀的这种迷茫和无助,乃至是一种精神上的混乱。作为一个男人去接受另外一个男人,在剧情里本就算是伊万半强迫他做了的事情,可是因为爱伊万,王耀是接受了的。但这种接受是爱的接受,不包括任何伤害,故而类似的行为不以爱为前提,王耀的第一直感反而是思维上的不理解,作者在这一点上,不过短短一句的描写,在我心里远要比大笔墨去描绘王耀如何如何痛苦,或者恼怒来得准确得多。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并不多的)象征物的存在,不想再多写,以免有剧透之嫌。但阅读此文之后,我的心痛不是假的,昨天大半夜在群里已经爆发过了。或许因为如此,此时此刻感情上反而已是无所可写了。只有心中Розанов空落落的一句话——




 




Любовьесть боль. 




Кто не болит, тот и не любит.




 




爱即苦痛,




无苦痛者,亦无爱。




 




所以,他们爱过。或者说,用莱蒙托夫的话来说——他们曾经久久地、深情地相爱。








也终于,好在作者还有人性,发了个转世番外,妈的,否则我真的要骂人了(掀桌(╯‵□′)╯︵┻━┻)








【最后】




所以这样的文你们真的忍心不点小蓝手小红心吗!!!




我圈都凉凉了!!!大家喜欢的话快去捧作者啊!!!




让她继续写!让她继续写啊啊啊啊~~!!!!


评论

热度(246)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